中国入世承诺表
中国入世承诺表,入世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01年的4%增至2020年的约17.4%。我们已经加入全球“朋友圈”。中国入世承诺表。
中国入世承诺表1非关税壁垒
----进口许可证要求及招标要求将于2005年被取消,所有的进口配额在2005年以前逐步被取消。
关税减让
----工业产品的平均关税2004年降至8.9%。
----农业产品的平均关税将降至15%,农产品进口和销售无须通过国营企业和中介机构。中国国内农业补贴上限为8.5%。取消对大麦、大豆、油菜籽、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棉花籽油的进口关税配额体制。
----信息技术产品关税最迟将于2005年被取消。
贸易权
----入世后的第一年,外资占少数股权的合资企业将全部获得进出口权,在加入WTO后头两年内进一步扩展至外资占多数股权的合资企业。入世后三年,所有中国境内企业都将获得贸易权。
流通领域
----两年内允许外资在合资批发公司内拥有多数所有权,届时地域或数量限制将不复存在。
----除了图书、报纸、杂志、药品、杀虫剂和农用薄膜商品的分销将在三年内放开,化肥、成品油和原油在五年之内放开之外,一年之内合资企业将可分销一切进口产品及国内生产的产品。
----外国投资的企业可以分销其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并针对其分销的产品,提供包括售后服务在内的相关配套服务。
----所有的省会以及重庆市、宁波市将在两年内向合资零售企业开放,三年之内将取消地域、数量限制和企业股权比例的限制。
----除了药品、杀虫剂、农用薄膜和成品油的零售将在三年后放开,化肥在五年后放开之外,所有产品的零售(除了图书、报纸和杂志)将在入世后一年内放开。
特许经营
----入世三年后将无限制。
交通
----对公路运输,将分别在一年和三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对于铁路运输,将分别在三年和六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
仓储
----分别在入世一年和三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
货运代理
----分别在一年和四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合资企业经营一年以后可以建立分支机构。
----外资货运代理公司在其第一家合资公司经营满五年后可以建立第二家合资公司。入世两年后,此项要求将被减至两年。
海上运输
允许开展国际海上货运和客运业务(如航班、散货和不定航线货船)。外资占少数的合资企业还可以中国国旗作为国籍旗进行经营注册。
邮递服务
----分别在一年和四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
----可以涉及国内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邮递服务,但邮政部门专营的服务除外。
通信和互联网
----增值服务(含互联网服务)与寻呼业务:入世后上海、广州及北京允许合资企业外资占少数30%股权;入世后一年内推广至成都、重庆、大连、福州、杭州、南京、宁波、青岛、沈阳、深圳、厦门、西安、太原、武 汉(以下称“其他城市”),外资所占股份可增至49%;入世两年内取消地域限制,外资所占股份可增至50%。
----移动话音与数据业务:入世后,外资占少数(25%)股权的合资企业可以在上海、广州、北京及这些城市之间开展业务;入世后一年内推广至“其他城市”。外资所占股份可增至35%;入世3年后,外资可占49%;入世5年后取消地域限制。
----国内与国际业务:入世三年内,外资占少数(25%)的合资企业可以在上海、广州、北京及其之间提供服务;入世五年内推广至“其他城市”。外资所占股份可增至35%;入世后六年内取消地域限制,外资可占49%。
银行金融
----所有地域与客户限制将于入世后5年内取消,只根据审慎标准颁发许可证,取消一切现有的限制外国银行所有权、经营及法律形式的非审慎措施,包括有关内部分支机构和许可证的限制;开放金融租赁业务和汽车信贷业务。
----入世后外汇业务将取消地域及客户限制。
----入世时,人民币业务将限于上海、深圳、大连、天津;一年内推广至广州、珠海、青岛、南京和武 汉;两年内推广至济南、福州、成都和重庆;三年内推广至昆明、北京和厦门;四年内推广至汕头、宁波、沈阳和西安。入世五年内取消地域限制。入世两年内外资银行可以对国内公司开展人民币业务,五年内外国银行可以为国内个人客户开展人民币业务。
保险
----入世时,外国保险公司能在上海、广州、大连、深圳和佛山开展业务;两年内扩展到北京、成都、重庆、福州、苏州、厦门、宁波、沈阳、武 汉和天津;三年内取消地域限制。
----入世后允许成立外资占51%的非寿险公司分支机构或合资公司,两年内将允许建立独资子公司;入世后外资可以占寿险合资公司50%的股份;入世后,作为分支机构、合资公司或外国独资子公司的外资保险公司可为人寿保险
和非人寿保险提供再保险服务,而不受地域或数量的限制;入世后四年内逐步取消中国保险公司再保险20%的要求。
证券
----入世三年内,外资证券公司可以建立合资公司(外资占1/3),承销A股、承销并交易B股和H股以及政府与公司债券;入世后外资证券公司还可以直接跨国界交易B股。
资产管理
----入世后外资占少数股权(33%)的合资企业可以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入世后三年内外资股权上限可提高至49%。
专业服务
----法律:入世一年内将取消外资律师事务所经营地域与数量上的限制。
----会计:入世后,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外国人将获得国民待遇,即可以合伙或合并成立会计师事务所;已有的合资公司不只限于雇佣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证的会计师。
企业服务
----管理咨询:入世后将允许外方在合资公司中占多数股权,六年内允许建立全资子公司。
----广告:分别在两年后和四年后允许在合资公司中占多数股权及建立全资子公司。
音像
----每年引进20部大片,收入分成;允许通过合资公司的形式发行音像视像产品(不包括电影);电影院继续允许外方最多占49%股权。
建筑业
----入世后将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中占多数股权,三年内将允许成立外国独资企业。
< ……此处隐藏3386个字……定之初主要反映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在西雅图“千年回合”贸易谈判中,美国就力图以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经济和政治模式作为国际谈判原则和框架,构造国际贸易格局,后因遭到多数成员的反对而作罢。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它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开始要求多边贸易体制应当更加公平、更加包容、更能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已有的WTO规则已经不能反映世界各国目前的相对实力对比,对其进行改革成为必然。而WTO协商一致的谈判决策机制导致谈判需要付出较高的交易成本,这直接造成决策效率低下,多个谈判回合都不能取得最终成果。
如何看待WTO改革?
经济全球化大大改变了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经济格局。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加之国家间实力对比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无疑会反作用到WTO改革上。
WTO改革是各成员权利和义务的再调整,其本质是规则制定的主导权之争,是霸凌和平等之争,是发展与反发展之争,在发展中国家地位及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毋庸讳言,最初WTO规则就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关贸总协定的起草者已经在具体文本中充分体现了自身利益,即使其原有的国内立法或协议与关贸总协定有不符之处,大多也根据“祖父条款”规则进行了豁免。在现有既定的WTO框架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艰苦奋斗,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在此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试图通过主导WTO规则的修订,继续维持对自己有利的利益分配格局。贸易争端机制问题亦然。面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裁决结果,美国对自己当年努力建立起来的争端解决机制非常不满,通过不断阻碍上诉机构大法官的任命,成功逼停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上诉机制。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停摆是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现实危机的突出标志。
不尊重发展中国家“和平发展”的基本权利,只是滥用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基本上也就堵住了WTO各成员权利和义务再平衡的大门。在此之前,WTO改革的争论将会一直存在。
未来,中国要在WTO发挥哪些作用?扮演好什么角色?
中国是WTO规则的贡献者和谈判的推动者。中国加入WTO时,正值WTO的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中国广泛参与了其中的农业、服务等领域的谈判,独立或者联合提交了100多份提案,很多提案成为谈判的基础。2008年的小型部长级会议上,中国首次参与由7个成员构成的“核心”谈判圈,并在多个领域提出了重要意见,为推进谈判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已经成为多边贸易体制“令人印象深刻的参与者”,特别是在巴厘岛一揽子协定达成的过程中,中国不仅在粮食安全、贸易便利化和发展领域的磋商中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还在会谈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的协调作用,为最终达成协议铺平了道路。中国还积极推动巴厘岛谈判成果的实施,第一批完成了《贸易便利化协定》的通报,主动承担了超过发展中成员平均水平的义务,起到了表率作用。
在WTO多边贸易谈判中,中国主动充当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贸利益冲突的协调者,扮演了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维护者,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的贡献者和谈判的推动者,不断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2021年,中国入世20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风起云涌,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规则的力量,相信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才能化危为机,平稳、顺利和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和贸易升级,形成良好的新发展格局。
第一,相信市场的力量。现在国际贸易是全球价值链贸易,涉及到大量中间产品。不同的生产环节分布在世界各地,形成了很长的跨国生产链条。在此基础上,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以中国、美国和德国为中心的区域价值链,这三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并不能完全分割。这是因为三个区域经济中心各自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主观意识而改变或停滞。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消费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与此同时,世界三个经济中心的关系将日益平衡,长期处于纵横交错的状态中。在这种均衡关系下,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既会发生贸易摩擦,在经济治理层面的立场也会日益相近,如资本自由流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双方具有很大的谈判空间。WTO规则的建设和谈判不再是“一方是施予者,另一方是乞求者”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协商关系,如此才能共同维护和完善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秩序。
第二,相信规则的力量。世界贸易组织是以市场经济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组织,其基本原则是各成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非歧视、透明度、公平竞争和开放市场等这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准则。入世前后,我国集中修订了国内的法律法规,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公开、透明、可预见的营商环境,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在建设基于规则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能力缺失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发展中国家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其它国际事务的能力。入世20年来,中国从学习规则、适应规则、遵守规则到影响规则,在制定国际规则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WTO改革过程中,中国应当及时提供制度性的公共产品,积极参加诸边和双边谈判特别是要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升级战略,实现“以开放促改革”和“以改革促开放”的良性互动,利用规则的力量加速区域经济整合。
第三,相信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受自身经济能力、管理能力等诸多条件限制,在履行贸易规则时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挑战。WTO要“保证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获得发展”,因此国际贸易体系引入了一系列的补偿机制,在很多协定中明确规定了发展中国家享受的优惠待遇。这就是WTO规则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地位及特殊和差别待遇,从而团结了包括印度、非洲集团在内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这不仅是现实经济利益的需要,更是政治身份的认同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期望。因此,中国在WTO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战略定位,这是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立足之本。
中国入世20年来,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加入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展现了大国担当。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贡献。反观目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困难,并非是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造成的,而是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是维护WTO的基本宗旨和核心价值的问题。为此,中国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立足于“合作共赢”立场贸易伙伴的支持下,充分借助市场的力量,在推动自身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世界经济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