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5-10-25 00:11:16
《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有顺序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探索规律。

2、方法过程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中事物搭配规律和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归纳出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会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今天有许多位老师来到了我们教室和大家一起上课,我想用握手的方式对他们表示欢迎,谁愿意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握手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2、揭示课题。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中有序的、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办法来学习新课——“搭配中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笑笑的生日

1、穿衣搭配:一件T恤,一条牛仔裤,一条休闲裤,如何搭配出一套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

2、早餐搭配:

饮料:牛奶豆浆

早点:面包油条

饮料和早点各选一份,有几种搭配办法?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一小组交流。

汇报。板书搭配方法,强调有序搭配。启发说出不同的方法。

3、去动物园的路线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汇报,再次强调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4、照相的搭配。

5、找搭配的规律。

6、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石头、剪子、布的。游戏。

2、猜电话号码。

四、总结

《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2

一、教学内容:新世纪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26页。

二、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学习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主题实践活动课,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摆学具、画“搭配路线图”、画表格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有序搭配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过渡到抽象。

整个教学设计分为五个环节:

“谈话激趣”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渴望获取知识的欲望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知识导航”设计了两个游戏活动,主要是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身边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直观地接触生活中有关搭配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习《配菜》这一主题活动做好铺垫。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也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打下基穿??

“小组合作探究”主要以“配菜”这一主题活动为主线,以小组自主探究为主,搜集、整理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个情境可以由易到难先后出示,教师着重在第二个情境中进行搭配方法与策略的指导。

四、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教学条件较好,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是一所县级实验学校。我校从事新世纪教材实验已经有3年的时间,是省级第一批实验区。在实验过程中收效明显,学生成绩突出;能够适应新教材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反应灵敏,初步具有搜集信息,尝试性地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游戏。

教师从学具袋里取出红、黄、绿、蓝4只不同颜色的气球。

[评: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知识导航

师:我给同学们带来了4种不同颜色的气球,想请4位同学来前面和老师一道用这些漂亮的气球,来装扮我们美丽的教室。

同学们纷纷举起手,要求跟老师合作。

教师从中找出两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来到黑板前。把4只气球分给四位同学并让他们把气球吹起来。

师:我们看到这些漂亮的气球,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颜色。

生1:我喜欢红色。

生2:我喜欢绿色。

生3:我喜欢绿色和蓝色。

……

师:同学们喜欢的颜色很多,可是我们只能从这四种颜色中挑选出两种,想一想我们该选哪两种?

生1:我选红色和黄色。

生2:我选红色和蓝色。

生3:我更喜欢绿色和黄色。

……

学生回答的同时让学生到板前操作。

教师一边跟学生交流一边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并板书:

红色-黄色??黄色-绿色

红色-绿色?黄色-蓝色

红色-蓝色?绿色-蓝色

师: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这6种搭配方式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学生陷入沉思状态,有的学生想要回答,但立刻又进入另外一种沉默状态。

师:经过共同的努力我们设计出了6种装扮教室的方法,实际上同学们已经找的很全,要从这4种颜色中挑选出2种,也只能有这6种方法了,老师也不会再找出另外的一种搭配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从这四个同学中挑选两个同学来帮助老师完成这个任务,同学们想一想有几种挑选方法?

学生纷纷涌跃举手。

生:我有6种挑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把一个学生比作一个气球,刚才从四个不同颜色的气球中挑选两种颜色的气球有6种搭配方法。我想从四名学生中挑选两个也一定是有6种挑选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地肯定,对学生能够进行事物之间的联系给予鼓励并加以引导。

[评: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注重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取了学生最熟悉的事作教学素材,使数学变得生活化。]

师:老师这里一个要求,希望在挑选的人中有一个是男生,另外一个是女生,同学们想一想, 怎样帮老师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经过思考和小声议论后回答:有四种挑选的方法。

师:老师很想知道有哪4种挑选的方法,谁能来前面给我们大家演示一下?

一位学生来到黑板前边,指着两个同学说:“可以是生1和生2,可以是生3和生4,还可以是生2 ……此处隐藏2166个字……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第二部分: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

1、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为此,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生活中笑笑生日的故事为线索进行中选材,如:穿什么衣服、和朋友握手、肯德基里配餐、游乐园路线四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用“笑笑开生日party衣服要穿漂亮些,请大家给他提一些建议”这样的语言,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2、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愿意在活动中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四个情境,通过摆一摆、配一配(衣服搭配);做一做(朋友握手)、连一连(配餐)、画一画(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用符号、字母等表示出路线的搭配过程),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等一系列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灵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情境一:穿什么衣服

1、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搭配

以笑笑生日的故事为线索进行新课教学。师:这周周末是笑笑的生日,当然忘不了邀请老朋友淘气一起来庆祝. 同时还邀请了2位新朋友,一起到肯德基聚一聚。

既然是开生日party,当然就要穿得漂亮一些,该穿什么衣服呢?

请大家给他提一点建议。(激起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课件出示)笑笑的衣柜里放着2件上衣和2件下装,她应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配一配,怎样想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四人小组交流方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搭配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2、探究搭配的方法,能够有序思考

一种是固定上衣,用下装搭配,一种是固定下装,用上衣去搭配。(课件同步演示上衣和下装的搭配方式) (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最后建议笑笑穿哪套看。

情境二: 四位小朋友握手

笑笑穿好衣服来肯德基与三个好朋友会面,每两个人要握一次手,四个人一共握几次手?每个四人小组实际握一握手,看看一共要握几次。怎样想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灵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

情境三:肯德基里配餐

1、有这么多饮料和汉堡,请挑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一瓶饮料和一个汉堡作为主餐,看看有几种方法选择?在学习卡上用线连一连。注意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并在小组内记录你的配餐方法。

2、抽问某些小组的配餐情况,记录情况,以及搭配出了几种方法?

(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情境四:游乐园路线搭配

吃完饭笑笑与他的3个朋友来到了游乐园玩。

(课件出示)从儿童乐园到水上迷宫共2条路,从水上迷宫到摩天轮有3条路,问从儿童乐园经过水上迷宫到摩天轮,一共有几条路要走?引导思考:每条路既没有路名,又没有其它标志, 同学们很难把路线表述清楚,你有好办法吗?

学生:标上路名,或者用字母、数字来代替。

你可以怎么走?从儿童乐园到猴山一共有几条路?(指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搭配过程”的方法。

三、总结规律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总之,在本课中,努力贯彻新课标,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5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的主题情境是“配菜”,我创造性使用教材,通过“搭配早餐”这一情境活动的逐步深入,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教学时,我直接引入主题,“听说过搭配吗?”学生说听说过,于是我让他们说一说对搭配的了解,学生对搭配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如打包快餐时,买衣服、穿衣服时,调整座位时等,最终我们选择“早餐”进行搭配研究。

首先我提供两种喝的,三种吃的(牛奶、豆浆、面包、包子、油条),并说明,选择一样喝的和一样吃的为一份可口的早餐,然后放手先让学生搭配。汇报交流时,我有意先请第一位同学汇报,这孩子是搭出了一份份早餐,但因为无序,大家都听得“乱乱”的,且遗漏了一份,第二位同学是重复搭配了,以此,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有序搭配,这样大家都能听得清楚,看得清楚。

接着,我们展示有序搭配的方法,即先确定一样喝的,再搭配吃的,就有牛奶和面包,牛奶和包子,牛奶和油条三种搭配,再确定另一样喝的,就有豆浆和面包,豆浆和包子,豆浆和油条,学生在阅读下体会到有序的好处。在有序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再进一步探索搭配的表示方式,可以用连线、画图、序号表示等,这样搭配一目了然。

这节课我觉得教师幽默的语言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算比较活跃,环节设计也较紧凑,该讲到的点也都提到,也能兼顾到全体,尽量给每个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

本节课的遗憾之处是:

一、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真正了解,拔高学生学习水平,一下子呈现两种喝的、三种吃的对学生来说难度大了,从教材看,它首先呈现的是一个荤菜配两个素菜,接着是两个荤菜和两个素菜,再来才是两个荤菜三个素菜,有一个递进过程。

二、当投影仪不能使用时,对学生搭配方法的展示如何解决考虑得比较不全,导致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前松后紧。

三、搭配早餐时没有让学生用早餐图片演示一下,学生的直观感受不深刻。

总之,这节课也给我了一些启示:要想把课上好,时间上要争取主动,还要把课本理解透,更要把课堂上出现的一切可能预料到。

《《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